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职员工 > 正文

赵红叶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7   浏览:

姓名:赵红叶

职称(职务):讲师(地理实验中心副主任)

所从事的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土壤理化分析

主要研究领域:土壤污染防治、CO2还原转化、生物质材料转化利用

联系方式:20200062@imnu.edu.cn

教学情况:为本科生讲授《土壤地理学实验》课程

管理工作:负责土壤与环境分析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开展和仪器设备管理

人才培养情况:

2020.092024.06,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担任《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0余人次。

熟练操作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和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熟悉XPSRamanFTIRXRDNH3-TPD等分析表征技术及谱图解析。

教育与工作简历:

2004.092008.07,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学院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2008.092011.07,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11.072015.06,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

2015.092020.07,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20.092025.05,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实验与教学设备管理科

2025.06—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多孔氮掺杂生物炭/富氧空位铋基半导体异质结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催化CO2还原”(2023QN020082023.01-2025.12

2.主持校级项目-果皮基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转移加氢性能研究”(2020YJRC0182020.12-2022.12

3.指导校级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无机化学实验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催化机理探究”(X2024101350562024.07-2026.074.指导校级第五批师范生全学期教育实习专题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跨学科情境化教学实践探索”(PX-692527162025.06-2025.11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和异质结的耦合效应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研究22260600432023.01-2026.12

6.参与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磁性生物炭负载TiO2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022LHMS020012022.01-2024.12

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褐煤Car-Cal键合结构的催化活化及其导向控制部分解聚制低环芳烃”(21676149

8.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褐煤氧化解聚产物‘化学性质差异’转运分离高值有机酸”(21968021

9.参与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低阶煤制备金属/碳基载体催化剂及其催化生物质转化研究”(21606134

10.参与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内蒙褐煤固有含氧官能团/孔道结构的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转化”2016BS0204

11.参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褐煤热解过程中微结构演变特性及铁催化机理解析”(ZZ201906

12.主持西北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电化学可控制备纳米材料及其H2O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置”(10YSY04

1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物催化的新型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置及应用研究”20875076

14.参与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官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中的应用”

15.参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化肥产品质量检验能力提升”

16.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合成柴油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发表论文:

1.-桔皮废弃物炭基氢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生物质化学工程,2021, 55(4):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2.One-step construction of magnetic biochar with a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 and its adsorption properties,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3, 147, 16178, 第三作者(SCI三区,IF3.3

3.金属氧化物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应用化工,第三作者(中文核心)

4.An efficient bifunctional Ru-NbOPO4 catalyst for the hydrodeoxygenation of aromatic ethers, phenols and real bio-oil,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591 (2020) 117378, 第一作者(SCI二区,IF4.638

5.Novel and efficient cobalt catalysts synthesized by one-step solution phase reduction for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derived ethyl levulinate, Catalysis Today 319 (2019) 145-154第一作者(SCI二区TOPIF4.888

6.The construction of novel and efficient hafnium catalysts using naturally existing tannic acid for Meerwein-Ponndorf-Verley reduction, RSC Advances 2020(10) 6944, 第四作者(SCI三区,IF3.29

7.Metal ion-induced separation of valuable organic acids from a depolymerized mixture of lignite without using organic solventsRSC Advances, 2020, 10, 3479,第四作者(SCI三区,IF3.29);

8.Utilization of carbon materials to construct Co-based catalysts for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derived ethyl levulinate to gamma-valerolactone,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critical Fluids-Supergreen 2019, 2019, Xi'an

9.双功能催化剂Ru-NbOPO4用于木质素衍生物及生物油的加氢脱氧,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2019,重庆

10./腐植酸高效催化乙酰丙酸乙酯制备γ-戊内酯,第十七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2018,兰州

11.钴催化乙酰丙酸乙酯高效转化为γ-戊内酯,第十八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2017,天津

12.Direct electrochemistry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in polystyrene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Au Electrode, Microchimica Acta, 2012, 176:177-184, 第一作者(SCI二区,IF4.479

13.Electrodeposition CaCO3 Nanoparticles-chitosan Composite Film on Carbon Ionic Liquid Electrode as a Platform for Hemoglobin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2011, 58:346-352, 第一作者(SCI四区,IF1.188

14.Fabrication of a novel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based on the Sn-ZnNPs/MWCNTs nanocomposite, Talanta, 2012, 88:259-264, 第二作者(SCI二区,IF4.516

15.有机肥料中砷和汞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技术改造技术装备项目成果),分析试验室,第三作者,2014

16.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管理,第十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暨SABIC杯全国标准化优秀论文集,第一作者,2013

17.氧弹量热仪在煤的发热量测定中的应用,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一作者,2013

18.微库仑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产品中的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第二作者,2013

19.关于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探讨,第九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暨金嗓子杯全国标准化优秀论文集,第一作者,2012

20.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烃族组成浅析,第十九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第一作者,2012

21.立足岗位做贡献 创先争优促发展,内蒙古石化院征文比赛一等奖,2014

22.探索质检技术机构发展新思路,内蒙古自治区质检文化建设征文入围奖,2014

23.接力正能量 传递新希望,内蒙古石化院征文比赛二等奖,2013

学术奖励:

1.赵红叶(10/10),基于多重催化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省部一等奖,2013

 

上一篇:张裕凤

下一篇:赵伟